艾德想對我和這群學生證明,我們的記憶原本就夠強了,起碼用來學習某些知識絕對綽綽有餘。為了證明這點,他為大家示範了名之為『兩圖交替辨識測驗』的記憶力測驗。
他先自我解嘲一番,當作開場白:『我來自英國,英國人寧可把時間花在回憶,也不願意好好經營社交生活。』他還示範在一分鐘內記住七十位數字,展現他的真功夫,之後就開始測驗學生和我的記憶力。
『我會給各位看一些圖片,翻頁的速度非常快。』他說,並且提高音量想要過鬧哄哄的高中生。『我要你們盡量記,記越多越好。』他按下遙控器的按鍵,天花板的燈隨即轉暗,一系列幻燈片開始在房間前面的投影螢幕上顯現,每一張只停留不到半秒,有張是拳王阿里得意地站在倒地的桑尼里斯頓前面,然後是啞鈴,再來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腳印,之後是尼采的道德系譜學封面,再之後是一朵紅玫瑰。
總共三十張照片,每一張都匆匆閃過,難以想像我們會記住任何一張,要記住全部就更不可能了,但我已經盡己所能地捕捉每張照片的某些細節,很快的在腦中記下看到的畫面。最後一張是山羊照,之後牆壁轉黑,燈光亮起。
『怎麼樣?你們認為自己可以記住全部的照片嗎?』艾德問大家。
坐在我前面的女生嬌嗔地說:『怎麼可能!』引起同學一陣科科笑。
『拿出這種氣魄就對了!』艾德回吼說,然後低頭看錶注意時間。這個練習不就是為了證明我們可以記住所有照片,不然呢?我跟坐在前面的女生一樣,覺得很難相信。
艾德給我們三十分鐘的時間讓遺忘曲線開始作用,快速抹去我們剛剛瀏覽而過的圖像,然後放上一組新的幻燈片。這次螢幕上一次出現兩張照片,一張是我們看過的照片,一張沒看過,左邊是拳王阿里,右邊是嘶嘶冒泡的止痛錠。
他要我們指出我們認得的照片,簡單!我們都很確定看過阿里的照片,而不是止痛錠。『你們這麼快就想起來了,不覺得很驚人嗎?』艾德說。他又跳到下一張,左邊是一頭鹿,右邊是尼采的書。
這題大家也都答對了。他總共放了三十張幻燈片,房間裡的每個人都認出我們剛剛看到的照片。『這就是奇妙的地方。』艾德說,在鋪上油布的演講廳前像教授一樣來回踱步。『就算放一萬張投影片,你們的表現也不會差太多,各位的圖像記憶就是這麼好。』艾德指的是常被引用的一組實驗,這組實驗在1970年代完成,實驗者給實驗對象做了我們剛剛做的圖像辨識測驗,只不過他們看了不只三十張照片,而是一萬張,前後共花了一星期才完成實驗。腦袋要記住的圖片那麼多,而且每張圖片都只能看一次,儘管如此,科學家發現實驗對象能記住八成以上的圖像。最近一次研究也做了同樣的實驗,這次辨識的圖片只有兩千五百張,但不是在拳王阿里和發泡止痛錠之間選一張,而是要從幾乎一模一樣的兩張圖片中選一張,比方一疊五元鈔票和一疊一元鈔票、綠色火車廂和紅色火車廂、窄把手的鈴鐺和寬把手的鈴鐺。儘管圖片只有小處不同,大家還是可以記住九成的圖片。
這些數字讓我很訝異,但我發現那只是把我直覺知道的事量化而已,那就是:我們的記憶其實挺厲害的。我們每天都忘東忘西,忘了鑰匙放哪、忘了別人的名字、忘了說要嘴邊的話,但更重要的也許是,我們忘了其實我們很少遺忘。
『這是我們剛剛做的測驗最不可思議的一點,』艾德說,『我們可以過幾年再做一次測驗,看你還記得多少圖片。事實上,你多半能指出正確的照片。你看過的所有東西,腦袋都存有紀錄。』
摘自『記憶人人hold得住 p46~p48』Joshua Foer